净戒法师简介

净戒法师
净戒法师,俗名冯鹏,1973年11月20日出生于宁夏平罗县,一个四代信佛的家庭中。少年时受佛法熏陶,萌生离尘出世之志。恐父母不许,埋在心中,未曾吐露。17岁,依家乡普照寺上如下悟和尚皈依,法名永领。同年冬,致书父亲,乞许出家,未果。寒假回家,正式与父母陈白夙愿,老人虽未责怪,却极为伤心。母亲卧床不起,五日中水米不进,日夜啼哭。
远近亲眷聚于家中,晓理陈情,未能令师回心。姑妈(现已出家)亦有出家之心,劝言:佛教以慈悲为怀,最重孝道,出家本是孝行,若竟以此逼死母亲,于你于圣教都无利益。又勇猛心易发,长远心难持。若能持久发心,必定天遂人愿。师因从其教,敷衍于学舍。
1992年考入成都就学。蜀都佛法兴盛,寺宇颇多。大学期间,师常朝拜寺庙,尤其常礼昭觉寺,亲近三宝。于格鲁巴高僧清定上师座下皈依,法名智性。师见僧众排班,庄严肃穆,内心震撼,于是出家之心更加迫切。
1996年大学毕业,师前往拜见怙主晋美*彭措法王,法王赐予法名珞桑益西,自此之后,依止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修学。1997年正月初十剃度出家,法名慈诚智美,译为净戒。5月15日受沙弥戒。同年7月30依一切有部律秉受具足戒。
师在近二十年中闻思了五部大论、龙树六论、弥勒五论等诸多显密法要。同时,亦于诸多善知识面前,领受了密宗灌顶、传承,和实修窍诀。
又身为汉僧,深感继承弘扬汉传佛教乃分内之责,故师尽己可能地研习汉地八宗法要。因得益于诸位善知识教授,师于汉传典籍,亦可自学解了。于是,依雪域未断师承的教法,恢复弘扬汉传佛教的愿望,在心中渐渐明晰确立。
师少年时接触佛学,因阅《六祖坛经》而欢喜非常,于禅宗顿门生大信心,遂以参禅悟道为主修,明心见性为归宿。但后来广学诸宗,认识到禅宗唯契上上机,且需明眼大德随方解粘去缚,乃易悟入,而今人根机陋劣,大善知识难遇,欲依禅法自力断惑证真,实属困难。因此师致力于研习教观,栖心净土,渐渐确定了“戒律为基,大愿为导,教观为眼,万善为助,净土为归”的修行轨则和弘法宗旨。
师于1999年起开始讲经说法,因亲眼目睹了佛法的衰微现状,亦深感善知识的切切悲怀,不忍众生为炽猛烦恼所逼恼,师唯以弘扬佛法,培育僧才为核心,致力于弘法利生。师于2006年应邀来到内蒙古阿拉善弘法,2008年建立道场。师自讲法以来从未间断,每天至少讲一堂课。更多的情况是,师一天讲四、五堂课,时间长达七、八个小时,这样的强度连续讲解数月。由于长期密集地讲法,身体不支,师也应邀到各地调养身体,可事实上并未有过一日的休息。
到目前为止,师已讲解过100多部经论,仅仅近4年间,就已讲解了超过2000堂课,整理出讲法录音文字稿1000多万字,期间著书8部,共计50多万字。
师讲解的经论涵盖了禅宗、净土宗、律宗、真言宗等八宗,如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《圣妙吉祥真实名经》《维摩诘经》《金刚经》《观无量寿经》《无量寿经》《弥陀经》《大悲咒经》《妙法莲华经·普门品》《优婆塞五戒相经》《普贤行愿品》《心经》《药师经》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《盂兰盆经》《佛遗教经》《八大人觉经》《四十二章经》《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》《弥陀要解》《净土十疑论》《净土或问》《观经智者疏》《六祖坛经》《达摩大师入道四行观》《八识规矩颂》《沩山大师警策文》《丛林二十则》《七笔勾》《顺治皇帝出家偈》《释量论·成量品》《入中论》《如来藏大纲狮吼论》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等,不一而足。
已至不惑,师世出世间的智慧都渐臻成熟,对众生的慈悲也愈加深广,因病与药,应机说法的经验也更为丰富,师正在以勇猛的发心、稳健的行持,在佛法衰败处开辟弘法道路,在佛法兴盛地继承、守护、发展利生事业,力荷如来家业,续佛慧命。师常言:人生一世,活着要问心无愧,死时要无怨无悔。已然树立了一座座丰碑,但师从未满足驻足,他以坚定的意志支撑透支的身体,将每一座丰碑仅当作下一段征程的起点,弘法的征程永无止息地向前方延展着……

添加新评论